B肝亂換藥 病毒更兇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1/02 15:40 李樹人
 

濫用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事實上,治療B肝時,如果隨便換藥,或是中斷服藥,病毒也可能出現抗藥性,治療起來更棘手,醫師呼籲,B肝患者應遵從醫囑用藥,且不可自行至藥房購買藥物服用,以免引發多重抗藥性問題。

69年次的許先生,從小就是B肝帶原者,從高中開始,就固定就醫,檢查肝功能指數,五年多前,發現身體容易疲累,如果中午不小睡一下,到了下午整個人就會很不舒服。

到醫院抽血檢查,病毒量超高,在醫師建議下,開始服用藥物,自覺副作用並不明顯,只是空腹服用,會覺得噁心。不過,服用一段時間後,身體逐漸恢復正常。但最近回診時抽血,沒想到病毒量飆高,醫師研判,已產生了抗藥性。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科主治醫師黃怡翔表示,使用抗B肝藥物越久,抗藥性問題就會越高。目前一線抗B肝病毒藥物,包括了「干安能」、「貝勒克」、「喜必福」等三種,服用一年之後,都會產生抗藥性,不過,比率不盡相同。

「貝勒克」的抗藥性最低,在1%以下,其次為「喜必福」,約在9%至15%之間,傳統用藥「干安能」則抗藥性最高,約在20%左右,一旦產生了抗藥性,還是得繼續服用一線藥物,但需合併使用二線用藥「安適能」。

黃怡翔指出,除了用藥時間、藥物屬性之外,引發B肝藥物抗藥性的因素,還包括了療程不完整。門診就發現,部分患者用藥服從性偏低,或因工作太忙,或是自覺症狀不明顯,於是沒有按時吃藥。

為了掌握患者服用B肝藥物之後,是否產生抗藥性,黃怡翔強調,治療之前,一定要先抽血檢測病毒數量,等服用三個月時,如果病毒數量已經下降,就再繼續治療三個月。

如果服用了三個月之後,病毒量沒有下降,甚至升高,則顯示,病人對於此一線藥物的反應不好,或是病人沒有好好服用藥物,這個時候就應該換藥。

黃怡翔解釋,病毒量多寡以2000國際單位為標準,要是治療一段時間之後,病毒數量仍大於2000以上,就代表出現了抗藥性,需加上二線藥物。

一般來說,肝功能指數(GPT)正常值約在40上下,如果超過兩倍以上,也就是在80以上,就屬於肝功能異常,但大部分患者仍無異狀,如果超過了200,就會出現了倦怠、容易疲倦等症狀,B肝帶原者應該多注意自己身體狀況。

黃怡翔強調,B型肝炎患者服用藥物六個月後,就應抽血檢測血中病毒量,如果病毒量下降,甚至偵測不出,即表示達到了治療效果,就應繼續服用原本藥物,不應換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6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