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搭上輔助醫療 商機滾滾

【經濟日報╱陳淑芳】 2008.04.27 03:49 am


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估計,已開發國家有高達八成消費者仍習慣以傳統藥物作為初級預防疾病模式,但全球已有65%消費者選擇輔助及替代醫療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2002年8月WHO已有將輔助及替代醫療與醫療保健系統結合之策略構思。

近年來,各種輔助及替代醫療已陸續發展,消費者除求助傳統醫療保健系統外,另搭配輔助及替代醫療,除提供無形之醫療服務外,亦搭配實體之保健食品銷售。未來保健食品與輔助及替代醫療之結合與商機不容小覷。

保健食品搭配各種輔助及替代醫療共同銷售根據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調查,2006年有關整脊(chiropractic)、傳統中醫、針灸 (acupuncture)、順勢療法 (homeopathy)、按摩 (massage therapy)、自然療法 (naturopathy)、印度傳統醫學 (Ayurveda)、整骨按摩理療法 (osteopathy)、護士/醫師等輔助及替代醫療,其所提供之服務收入達395億美元,較10年前增加近一倍。在2006年中,約有17億美元之保健食品是與上述各種輔助及替代醫療結合銷售,其中又以整脊銷售保健食品之比重最高,佔31 %,傳統中醫及護士/醫師次之,各占近二成。

醫療從業人員是保健食品的最佳銷售管道據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的調查顯示,2007年有高達94%上門求診的患者對保健食品興趣增溫;而為迎合上門求診病患需求,有高達92 %的醫療從業人員會主動建議或推薦病患使用保健食品。

在各類推薦項目中以維生素、礦物質類的營養補充品居多;而若以保健功效來看,以心血管疾病為首,骨骼保健次之,其次為一般保健、關節保健、胃腸保健等。

由於一般醫療從業人員的養成教育多未學習任何有關輔助及替代醫療相關知識,在面對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強烈需求趨勢之下,顯然醫療從業人員已開始調整與病人的關係。

事實上,此趨勢方興未艾,據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一項在2002年的調查顯示,當時已有高達84 %醫師期望學習更多輔助及替代醫療相關知識。

在美國有不少廠商看好保健食品經由醫療從業人員銷售潛力,紛紛鎖定以醫療從業人員作為保健食品主要銷售管道,如Metagenics、Standard Process、Atrium Biotech、Integrative Therapeutics、Seroyal International、Designs for Health、Thorne Research、Allergy Research、Progressive Labs、Theralogix、Nordic Naturals等。上述前11大廠商,約佔2006年與各種輔助及替代醫療結合銷售之保健食品整體營收17億美元之26%,看好保健食品經由醫療通路銷售模式。

台灣目前的醫療體系呈現多元化,包含傳統中醫、西方醫學、民俗療法等在內,但從衛生署2006年家庭最終消費醫療支出來看,民眾醫療照護自付費用有高達四成是花在西醫門診費用。

民眾生病除求助醫生外,另在醫療保健用品 (西藥、中藥、保健食品)花費上,有高達53%的民眾會自行購買保健食品,表示國人越來越能接受保健食品作為預防保健之用。

由於國內民眾的預防保健模式是以上門求助醫師及自行購買保健食品等方式達成,故目前已有不少保健食品廠商鎖定醫療管道代為銷售保健食品。

例如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經由小兒過敏專科通路銷售、葉黃素類保健食品經由眼科通路銷售、葡萄糖胺類保健食品經由骨科通路銷售、綜合維他命經由婦產科或家醫科通路銷售等。

醫師對民眾健康資訊之影響力及民眾自我保健需求預期將持續增溫,未來保健食品經由醫療通路銷售模式應極具發展潛力。

(作者是食品所/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2008/04/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6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